一、专业报考分析
    1、招生情况:根据南大招生简章,金融学硕A组每年招收19人(近2年实际招收18人,不知为什么),B组招收10人。而A组一般保研占9-10个名额,即A组留给考研的名额为8-9,B组没有保研名额,全部自考。

    2、报考情况:金融学硕一般报考人数为300左右,大年在500左右。由于B组需自费10W,所以大多数考生报考时都会扎堆A组,少数报考B组。


    3、分数线:A组复试分数线基本都在390以上(近2年为395、399),而B组一般达到南大经济学分数线(370左右)即可复试,因为报考B组达线的一般不超过10个,剩余的名额用来调剂。
 
    4、B组调剂:往年调剂由金融系在网站发公告,由商院各专业落榜生申请,14年改制,直接对A组复试线以下考生进行排序,电话确认是否接受调剂。
 
    5、报考建议:
    ① 报考金融学A组难度较大,考生需有初试400分的实力,而且风险较大,一旦上了A组的复试线,是不可以调剂至B组的。进入复试后,面试、笔试都考金融学综合,如果对金融学知识掌握不够,高分也有被淘汰的风险。所有建议有实力、有自信、用勇气的人考A组。
    ② 报考B组难度相对较低,初试需有380分的实力,复试需考精算数学,并且要交10W委培费。如果家庭条件宽裕,建议报考B组或者金融专硕,毕竟读硕期间大家课程都一样,而考取的难度降低很多,用钱降难度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个人情况
      本科某211院校金融专业,毕业那年考人大金融,初试379分(65,69,143,104),未进复试,没有调剂。毕业后工作2年,离职考南大金融,初试399分(77,80,122,120),末名进入复试,侥幸录取。

三、计划管理
      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复习、一天学习多久比较好等等的问题。所以不妨先谈一谈计划管理。
1、计划制定
      复习之前先制定计划,那么怎样制定合理的计划呢?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如果你是超爱看书的学霸,那么一天制定14个小时的学习计划都不够high,如果你是那种定性很差的学渣,那么一开始每天制定5小时学习计划也可以,关键是保持这个计划时间段内的“高效”学习。当然学渣不能始终是每天5小时,要逐渐加量,当然也不要一下加太多,防止过犹不及。
      因为是离职考研,我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从5月正式开始复习,每天早8点开始看书,中午12点至14点午休,下午14点至18点看书,18点吃晚饭,19点再看书一小时,20点运动一小时,然后洗漱上网打电话聊天看美剧,睡前再看1-2小时的书,一天一般复习8-10小时,12月冲刺阶段压缩一点运动时间,一天复习11-12小时。
      建议把每天看书时间控制在8-11小时之内,否则极易出现情绪崩溃,毕竟教科书、习题集不是那么有趣的东西,即使再有趣的东西,朝夕相处慢慢也会觉得恶心,梅西踢球都经常踢到恶心的吐了,可见一斑。
      另外,用excel或者别的工具建立计划管理表,将每天计划复习的科目、书、时间分配进行规划,可以先制定周度或月度计划,试着执行后再慢慢调整。  

2、计划执行
      再好的计划都只是计划,需要“高效”执行才能落地。
      成绩=时间×效率。时间、效率两者都不可偏废,积累时间固然重要,但保持高效才是关键。何为“高效”?我觉得“心无旁骛”就是很好的境界,清空脑袋,不要想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不要脸,一心只读你的圣贤书就好。可以下载计时的APP(学霸拯救地球),记录每天的高效学习时间。


3、检查整改
       以周度或月度为单位,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完成的好就适当奖励,完成的不好就酌情惩罚,具体手段自定。但无论奖励还是惩罚,目标都是下一步更好的复习,切勿因为一时的得意或者不力,让自己的情绪出现太大的起伏。

四、初试复习
      初试考4门,复习经验在论坛里可以扒出不少,总结起来,多看、多想、多做、多总结,”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1、政治
(1)我的复习步骤
      8月启动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每天2.5小时,按照“近代史-毛中特-世界形势-马哲-思修”的顺序看,22天就可以看完一轮。
      然后看第2轮,每天2小时(12月前保持每天2小时政治),9月中旬结束,可以着手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模式及重要知识点,4天完成。
      9月下旬,教育部的大纲解析出版,和肖秀荣1000题结合起来,边看边做,10月中旬结束。
      随后风中劲草出版,三本书,半个月时间看、做一遍。
      11月,结合大纲解析、风中劲草、1000题三本书看、做一个月,中途穿插看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
      12月,每天复习2.5小时,上旬把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形势政策拿出来看最后一遍,中下旬做肖秀荣、任汝芬、风中劲草等各种最后预测题,整理背诵问答题要点。
(2)复习建议
      政治两次考试之间差了十几分,可见这次还是进步了不少。
      ① 强烈建议买肖秀荣的书,勿买任汝芬,肖大爷明显比任大爷来的忠厚,教材质量高出不少。精讲精练、真题解析可以作为暑期预习教材,1000题作为习题集的代表,买一本就够了,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把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也做了。
      ② 大纲解析和任何一本教辅多少还是有不同,无论如何还是得买,看2-3遍,结合风中劲草或者肖秀荣的书,将知识要点划出。
      ③ 风中劲草的知识要点那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归纳整理的很全。习题集可不买,将省下来的时间多做一遍1000题,或者提前准备一下问答题。
      ④ 问答题除归纳背诵各考研机构的标准答案外,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将各种世界观、方法论结合起来运用于分析解决问题,平时注意多加练习。我记得最后的问答题,肖秀荣和启航基本都预测到了,答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虽然写满了,但是得分并不高,可见考研机构的标准答案并非万能。


2、英语
     由于英语复习从2月就开始,而且复习过程过于复杂细碎,不详述,仅就各模块及参考书目提出建议。


(1)词汇:建议买一套考研词汇书籍即可,拼命看拼命背,翻烂为止,不要追求太多词根词缀技巧,就那么几千个词汇,看半年,每天半小时,再笨再傻都记下来了。我自己看了3遍新东方的考研词汇(乱序)、1遍GRE单词、1遍英语词汇的奥秘、2遍英语词汇学习丛书,事实证明没有太大必要,浪费时间和钱。


(2)句型语法:考试虫系列的长难句一本书就差不多了,新版旧版都一样,n年没有改动内容了。把里面的每个句子都读懂,会翻译,那阅读、翻译基本就无敌了。我记得我最后把这本书当翻译教材用,至少1/3的句子还是翻译不好,它的难度完全超越考研英语了。


(3)阅读:词汇、语法是基础,阅读算是重头戏。阅读材料建议买一本,我买了胡敏的200篇,做了3遍,难度适中,可以练手。后来觉得要上难度,买了一本新东方的阅读(高分版),根本没法做,文章生词多,题目和答案奇形怪状,所以建议辅导材料还是买经典的,不要贪多。当然,阅读的根本还是要围绕真题,真题的文章、问题、答案要好好分析总结,买一份历年真题及解析,好好做个3-4遍,自然就熟练了。复习时也可朗读真题文章,为复试英语做准备。


(4)作文:听取他人建议,买了雅思的作文辅导材料《10天突破雅思作文》,感觉还不错,有一定启发意义。张剑的作文黄皮书中话题较多,和考研英语作文比较贴近。可以选取黄皮书里的话题,试着自己写作,然后对照黄皮书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把好的文章、句子敲进电脑,最后做成一本自己的作文集,临考前进行背诵。


(5)完型填空、阅读B:这两个专项各占10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争高分并且时间充裕的,可以买张剑的专项练习题做一下,没有坏处。当然,如果把十几年真题的完形填空、阅读B做透,应该也问题不大。


(6)时间:建议每天2-2.5个小时。


3、数学
       数学这次考成了渣,不好意思谈复习经验了。二战和一战的数学复习材料、投入时间基本一致,结果差了21分,我觉得不是试卷难度的问题,而是状态问题。第一天考研前夜基本没睡觉,结果政治、英语考完觉得都不错,考完英语累瘫,回家赶紧睡觉,结果一睡睡到第二天,起来考数学还是感觉没睡够。所以失眠没什么,嗜睡才可怕。


4、经济学综合
       南大的经济学综合题目相对北大、人大并不难,但分数给的比较紧,需要答出广度、深度。6个名词解释(5分/题)、2道计算题(15分/题)、6道问答题(15分/题),就14个题目,给你十几面白纸,让你尽情挥洒。答的少了、浅了肯定不行,我有个本科南大的同事考经济学综合,最后只考了89。所以经济学综合的复习,需要极度的踏实和耐性。前辈们写的经验很多也很好,我就不再赘述。
       建议先收集或买份南大历年真题,我当时花了450在淘宝买了一套南大919的资料,最后觉得只有这个历年真题和参考答案比较有用。有了真题,你就能知道南大喜欢考哪些知识点,考的频率。然后通读4本指定教材、2本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宏微观),顺序自定。读到基本理解后,可以着手整理自己的笔记,先理出知识框架,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热度标出,然后把每个知识点都按照“定义、假设前提、公式、图形、应用、关联概念、相关问题”等模块整理出来,不得有半点偷懒。
       我最后整理的word笔记196页,24万字,才考了120分,作为参考。


五、初试
      初试两天,在南大仙林校区,地铁直达,还算方便。没去过的可以提前去踩个场,去过的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考场就在进门不远的教学楼,好找。
      考前睡眠比较重要,不失眠是最好,但万一失眠也没问题,喝喝咖啡、红牛什么的,熬过2天,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当然,也不要睡太多,否则考的时候还想睡觉就不好了。
      一场考试3个小时,准备好热水、饮料,教室有空调,较热,需要及时补水。中午可以在校内食堂打票就餐,也可以去校外饭馆吃饭。中午时,同学带我去计算机院的一楼休息,有沙发,环境条件不错。


六、复试准备
1、专业课准备     
      复试考金融学综合,国际金融、证券投资、货币银行、计量经济4门课,复习时注意抓住核心知识点,旁枝末节可适当忽略。跨专业考金融的同学最好和金融专业的同学沟通求教一下,提前划出每门课的核心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国际金融考的内容最多,那本裴院长的教材一定要好好看,我们这次笔试时考察重点在前6章,面试时考了后面几章的问题。
      证券投资的核心还是在证券资产组合理论、CAPM、CML、SML、APT,笔试考几个简单的计算,面试考定义及之间关系。
      货币银行学,杜老师的货币银行(第二版)看的吃力,和考试内容有一定出入,不知道第三版如何。其要考查的核心知识点我也不太清楚,如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政策等等,内容较多,考得较少。
      计量经济学把指定教材看完第五章就差不多了,要能解释模型含义,并理解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序列相关性、随机解释变量,模型的问题不会超出这4个核心知识点。
      分科目复习完后,苦于没有真题,我参考了金融联考的复习指南和真题,都是2010年前的老书了,淘宝还有的买,可以做着练手。


2、联系导师
      分数出来后,离商院公布排名有1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最好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自己的排名。如果能够上线,可以给导师发邮件,求拜访。如果不能上线,抓紧做好下步打算,如调剂B组,调剂其他学校等等。当然,排名出来后去拜访导师也不迟。送礼不送礼的我觉得无所谓,毕竟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导师一般也不会太当真,等录取了正式拜师再送也不迟。


七、复试
      上午笔试。14年的复试真题论坛里已经有了,金融学A组、B组和专硕考的金融学综合卷子一样,金融学B组除金融学综合外,还要花1个小时单考精算数学。你认真看下金融学综合的卷子就会发现依旧是南大出题的风格,题目简单,考你知识面的纵深。
     
      下午面试。金融学A组面试安排的14楼办公室内的小屋,裴、杜、王、张、蒋5位老师,另有一个记录的妹子。
      面试按照初试成绩顺序进行,排名靠后的在昏暗的走廊上等待,大家初识难免互通信息,加上一些看复试的学弟学妹,气氛热闹,反倒不很紧张。
      每个人的面试时间在5-10分钟,一般共5个问题,没有自我介绍,一般没有寒暄。进去后礼貌就坐后,在桌子上抽取纸条,上有一段英文短文,建议选取中等长度纸条,太短则文章太短,很可能读完不知道读了什么,太长则容易找不到问题点。拿起纸条后先看一遍,老师不让你读你就别急着读,读完也别急着放下,老师不让你把纸条给他你就别给他。谨记,要不慌不忙,显得从容。老师拿过纸条,会用英语问一个问题,我抽到的是mutual funds和hedge funds的文章,不难懂,问题就是它们的区别,照着文章上答就行,考察的就是你的口语、识记能力,不需要太标新立异。当然,也有抽到难到读不懂、答不出的,那只能怪运气不好了,但还是尽量表现的从容淡定,毕竟还有4个问题等着你。
       回答完英语问题,4位老师会轮番开炮,杜问了VaR,因为略知不愿放弃,答的一塌糊涂,他显然不满意,所以如果实在碰到不会的就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硬编。王问了CML和SML的区别,答的中规中矩。张问了最优通货区分析方法,我答了单一指标的几个分析法,张补充了成本-收益分析法,我向他礼貌致谢,效果还行。裴最后问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内部化理论,我答的有点和国际生产折中论混淆,不过老师也没太较真。前后几个问题,考的全是纯理论,需要把理论知识基础打牢固才行。
       答问问题,院长示意我可以离开了,我站起身,严肃的表示想再说两句,院长和蔼的说:“小伙子,坐下慢慢说,不急。”其实老师还是挺愿意听你多说的,多说才能多展示你自己,那些纸上的成绩、证书不能替代活生生的你。所以,如果你能进入面试,建议不妨多说两句,毕竟奋斗了那么久,离理想那么近,即使是告别,也不要留下遗憾嘛。
       复试完一周左右会公布结果,今年A组的10个人录取了8个,淘汰2个,非常残酷。


八、最后想说的
       终于知道为什么前辈那么多,写经验分享的没几个,因为写的过程实在痛苦,还好总算完成,了却我一桩心愿,也希望以后能在南大的校园里见到你们。
      
       最后引用菲兹杰拉德的句子,共勉。


     “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