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研究生考试资料: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著,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自“211工程”和“985工程”施行以来,本系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流的大型计算机服务器和国内第一座太阳塔。高能天体物理和太阳活动区物理研究方向在国内天文界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此外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目前正在研制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并积极参与了中法合作“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及其科学数据中心的预研工作。在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方面,在继续保持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开拓了行星系统形成与动力学的研究,并参与了一批国防应用基础项目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1项,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1项。“十五”期间科研经费达2147万元,发表SCI期刊论文约200篇,比九五期间分别增加了1.5倍和65%。“十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天文系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三个实验室,两个研究中心和一个基金会。“中心实验室”为天文本科教学服务;“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支持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太阳塔实验室”为太阳物理研究提供实测基地;“华东天文和天体物理中心”和“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是挂靠在天文系的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研究机构;天文系设有以已故系主任,著名天文学家和教育家戴文赛教授命名的“戴文赛基金会”,向校友和社会各界募捐,基金用于支持和奖励修读天文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
  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 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2]是为适应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在太阳物理、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环境科学、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天文导航与控制技术、电子科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而建立的一个集科学研究和载荷开发一体的实验室。实验室为我国深空探测工程提供科学目标研究、科学有效载荷设计和研发、探测器飞行程序设计、探测数据采集、及后期科学研究。实验室研发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2名,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以及一批教授、副教授、工程师等,还包括朱仁璋、顾行发、王鸿芳、周健华、刘杰、王家松、徐波教授等一批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可指导研究生)。目前实验室主要从事研究方向有火星探测科学任务设计及火星地质科学、卫星与星座自主导航、空间和行星遥感卫星设计及载荷研发、月球探测及探测器空间交会技术。
  深空探测实验室是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中心“火星探测预研分中心”、“行星地质与空间环境分中心”的承担部门。实验室集南京大学空间科学领域相关院校的研究力量,尤其借助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学院的研究平台,包括正在建设的卫星数据处理应用系统、对地观测技术工程中心、小卫星模拟仿真设计中心等。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拥有计算能力处高校前列的计算机群系统。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台高精端的地质样品分析测试实验设备,如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仪、高光谱分辨仪等,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拥有高性能的从紫外到红外的室内/野外光谱仪,并正引进航空/地面两用的成像光谱仪。此外,南京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有长期合作协议。
  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
  根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精神和要求,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技大学经过长期酝酿,考虑到各自在研究力量、人才培养、观测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上的优势,于1999年联合建立以青年天文学家为主体的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以探索和形成重点高校与科学院联合培养高层次天文研究人才的新模式,加强科学院与高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研究,促进二十一世纪我国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3]设在南京,在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系分别挂牌,成员主要由45岁以下的青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目前主任为严俊(紫金山天文台)和李向东(南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能天体物理、太阳活动区物理、恒星形成和早期演化、星系结构和活动星系核、变星的观测和理论、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高精度天文参考系的建立和维持。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在“天文资料分析和计算物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充分发挥天文系原有的学科优势,推动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发展,逐步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团队,取得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同时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此外,建设开放的“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学与兄弟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共享、合作和交流,为探索高校与科学院联合培养人才和科研合作提供平台。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依托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包括原“天文资料分析和计算物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太阳塔实验室和“天文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有科研人员约2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教授16人,副教授7人,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14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以年青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在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科研基金约1200万元。在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超新星爆发的产物、γ射线暴能源机制及其余辉、行星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向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80余篇,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