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东 (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教育背景
男,1967年8月生,江苏常熟市人。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职业生涯
1990年7月留校任教,1992年11月任讲师。1993-1996年担任系教学秘书,1996年5月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主任。1998年3月任副教授,2003年11月任教授,2005年4月任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进行访问研究。1999年9月至2010年9月任哲学系副主任;2010年9月任哲学系主任。2002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入选“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4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迄今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含译著及合著),主持国家十五、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9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7项。现兼任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1]

论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几个概念辨析”,《北方论丛》,1991年第6期。
  2.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后期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思想发展”,《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3.“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研究的代表观点”,《社科信息》1993年第4期。
  4.“评卡尔?波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方法论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专辑1994年第5期转载。
  5.“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哲学研究》1994年第8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10期转载。
  6.“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深层内涵之我见”,《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1996年第1期转载。
  7.“用分层阐释法重新理解实践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6年第10期转载。
  8.“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视界新探”,《江海学刊》,1997年第1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7年第3期转载。
  9.“马克思晚年笔记研究中的二个理论误区”,《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1997年第6期转载。
  10.“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的三重视界及其当代启示”,《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1997年第9期转载。
  11.“卢卡奇和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深刻性与肤浅性的并存”,《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西方哲学史”1997年第10期转载。《哲学年鉴》1998年转摘。
  12. “《哲学的贫困》中蕴含着的内在理论张力”,《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1997年第12期,“哲学原理”1998年第1期转载。
  13.“彻底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江苏统战》1997年第11期。
  14.“本体论意识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消解与转型”,《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5.“马克思哲学理性中的社会主义思想源渊”,《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2期转载。
  16.“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社会历史性视界”,《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8年第11期转载。
  17.“超越个体性哲学原则:马克思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8年第10期转载。
  18.“作为历史主体的物质生产: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深化”,《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9.“历史之谜的历史性剥离与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与人合作),《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0年第4期转载。
  20.“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21.“青年卢卡奇的历史概念”,《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2.“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中两条不同的理论线索”,《福建论坛》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0年第12期转载。
  23.“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三大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2001年第1期转载。
  24.“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对接的三种模式”,《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1年第7期转载。
  25.“在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忽略了李嘉图意味着什么”,《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26.“李斯特市民实践观的局限及其反面启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7.“《巴黎手稿》中的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1年第10期转载。
  28.“阿尔都塞的早期天主教信仰对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西方哲学”2002年第8期转载。
  29.“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现代哲学家”,《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2期转载。
  30.“哲学言说方式的自我反思”,《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0期转载。
  31.“在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超越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二元对立”,《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32.“马克思的哲学意识、科学意识与历史意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3.“《回到马克思》真的具有阿尔都塞情绪吗?”,《哲学动态》2003年第2期。
  34. “经济学视域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6期转载。
  35. “科学认识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6期转载。
  36. “法国调节学派的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方法”,《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37 “自然的生活世界与能动的生活过程:一种历史性的剖析”,《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9期转载。
  38 “孙伯鍨哲学思想的方法论源起和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第二作者)。
  3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信念维度”,《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转载。
  40.“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潜在空间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2004年第12期转载。
  41.“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方法与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但必须被超越的他者”,《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43.“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篇目要览”收录;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研究”2005年第8期转载。
  44.“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全文转载。
  45.“《资本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6.“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1期转载。
  47.“从预设论到内生性历史发生学”,《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48.“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与历史唯物论的升华”,《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8期“篇目要览”收录。
  49.“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思考与历史唯物论的深化”,《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0.“实践与物质生产——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本质”,《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与人合作)。
  51.“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4期。《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06)转载。
  52.“社会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53.“雇佣劳动的嬗变与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4.“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误读”,《现代哲学》2007年第2期。
  55.“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疏论”,《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6.“经济学视域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发展”,《学海》2007年第3期。
  57.“生产条件的批判之维与资本主义的超越之路”,《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10期转载。
  58.“何谓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二作者,2007年第5期。
  59.“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9期转载。
  60. “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章。
  61.“法国调节学派阿格里塔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The Implication of Neglecting Ricardo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Karl Marx’s Philosophy: A Comment on G. Lukacs’s Interpretation of Marx”, in Rethinking Marx: Chinese Philosophic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2007.
  63. “货币的统治与资本主义的幸存:法国调节学派阿格里塔的货币哲学观及其评价”,《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4. “政治生态学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吗?——评阿兰 利比兹的政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6期转载。
  65. " A path of interpreting the 'consumer society': The perspective of Karl Marx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3, No.2, 2008
  66. “‘回到康德’: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科莱蒂哲学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二作者。
  67. “在科学抽象与具体历史之间:方法论的视角”,《东岳论坛》2008年第3期。
  68. “马克思物化概念的双重内涵及其哲学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
  69. “《穆勒评注》中‘交往异化’的准确内涵及其思想史地位”,《现代哲学》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研究”2008年第11期转载。
  70.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转载。
  71. “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期刊影响、研究热点及未来走向分析(2005--2006)”,《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2. “劳动—工资的弹性与积累模式的盲目性——试析罗伯特·博耶对资本主义调节机制的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3. “马克思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9年3月24日“理论周刊”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4期转载。
  74. “基于生态维度的社会改造理论——利比兹、奥康纳、福斯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75. “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6.“‘新经济’的危机与以人为本的生产模式——罗伯特·博耶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77. “法国调节学派在方法论上为何走向历史经验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0年第2期转载。
  78. “对蒲鲁东的批判给马克思带来了什么?-----《哲学的贫困》的思想史地位辨析”,《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9. “科学发展观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及其理论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0年第6期转载。
  80. “马克思对人类学唯物主义的超越及其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8期转载。
  81. “马克思主义研究将越来越注重中国元素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
  82.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辩证特性及其当代启示”,《哲学研究》2010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12期转载。
  83. “马克思《穆勒评注》的思想史地位”,《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84. “工资形态的变迁与劳动力的再生产----罗伯特.博耶的调节理论及其评价”,《东吴学术》2010年第2期。
  85.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6. “福特主义的形成与危机----法国调节学派阿格里塔的调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
  8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下遇到的三个理论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5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1年第5期转载。
  88. “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1年第9期转载。
  89. “正确评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2年第5期转载。
  90. “青年马克思的‘现实人道主义’概念为什么很重要?”,《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2年第7期转载。
  91.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名词、动词或其他?”,《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2年第9期转载。
  92.“‘一般智力’的历史作用:马克思的解读视角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93.“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3年第8期转载。
  94.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95. “非物质劳动条件下剥削及危机的新形式”,《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3年第11期转载。
  96.“马克思公正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3期转载。
  97. “出离:生命政治生产中的抵抗形式”,《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98.“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剥削观及其学术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99. “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复杂化----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学术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00.“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消费观的生成路径及理论特质”,《哲学研究》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4年第11期转载。
  101.“有原则的实践: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应有之义及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4年第9期转载。
  102. “差异性符号与等级性社会次序的建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03."齐泽克对马克思商品关系理论的误读及其批评“,《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1期。
  104.“生产条件的政治化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危机论探析”,《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05.“异化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福斯特的资本主义危机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06.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维度:政治的及历史观的”,《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
  107.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般特点和基本规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108. “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一种批判性的解读“,《河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09. “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化:哈维的视角及其局限性”,《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5年第12期转载。
  110. “剩余快感与资本主义的永恒扩张----对齐泽克的一种批判性阅读”,《创新》2015年第6期。
  111. “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观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112.“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一种批判性的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113.“社会-空间辩证法与历史想象的重构”,《学海》2016年第1期。[1]

著作
专著

  1.《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参著。
  2.《邓小平理论与历史辩证法》,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参著。
  3.《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著。
  4.《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唐正东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6万字。
  5.《思想的力量》,张异宾、唐正东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探索与反思》,张异宾、唐正东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唐正东、孙乐强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30万字。
  8.《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参著。
  9.《从斯密到马克思》(第2版),唐正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唐正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资本的附魅及其哲学解构》(自选集),唐正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1]
译著
1.《自然的理由》,(美)詹姆斯?奥康纳著,43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黑格尔的幽灵》,(法)阿尔都塞著,29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资本主义:一种哲学的探询”,(英)特瑞尔·卡弗著,《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译文。

主持项目

  1.江苏省九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发展”,03-3005,0.6万元,主持人,1998-2000。已完成,鉴定结论:良好。
  2.国家十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经济哲学方法导论:从亚当 斯密、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方法”,01CZX010,3.5万元,主持人,2001-2003。已完成,鉴定:良好。
  3.南京大学985教学后续改革项目:“哲学创新人才综合培养基地建设”,负责人,2003-2005,已完成,鉴定:良好。
  4.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1万,主持人,2004-2006。已完成。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革命到批判: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型”,05JJD710127,20万,主持人,正在进行,2005-2007。
  6.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项目:“哲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负责,2005-2007。已完成。
  7.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法国调节学派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06BKS028,8万,主持人,2006-2008。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09JZD0002,2009-2013。
  9.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985工程”改革型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多语种多媒体数据库建设”,负责人,NJU985JD01,2011-1013。
  10.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哲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负责人,2011-2012。
  1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江苏建设研究”,主持人,13WTB022,2013-2015。

获奖项目
1.200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改革与创新”,排序第三。
2.2002年度南京大学“光汇”优秀教学成果奖。
  3.2002年度中国图书奖,《走进马克思》(参著)。
  4.2002年度江苏省“百门优秀研究生课程”,《马列原著选读》,排序第三。
  5.2003年度江苏省第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斯密到马克思》)。
  6.2003年度江苏省第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排序第二。
  7.2004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序第二)。
  8. 入选 “2002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9. 入选 “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0.入选 “2005年度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11.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12.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优秀科学技术带头人”。
  13. 200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排序第二,2/5)。
  14. 入选“2008年度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5. 200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排名3/7。
  16. 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17. 2011年江苏省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6卷)”,3/6
  18. 2011年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型、国际化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5。
  19. 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20.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辩证特性及其当代启示》),2012年,独立。
  21.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2014年,独立。

学术经历
1.2007年4月2-5日,日本东京,“第三届广松涉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 2010年3月30-4月1日,英国爱丁堡,“英国政治学年会”[1] 

添加南京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大学报录比、南京大学考研群、南京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大学排名、南京大学保研、南京大学公众号、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add 南大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免费领真题,找辅导